【编辑】高一生物知识点的总结精彩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具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也就是只能从(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W)中枢(能听、说、读,不能写)
谈话(S)中枢(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H)性语言中枢(能说、写、读,不能听懂)
视觉(V)性语言中枢(能听、说、写,不能读懂)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二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元素组)○www.(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4
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结构通式:
RO
HNCCOH
HH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
计算:脱去水分子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空间结构千变万
化。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
4、功能:
(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
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Ⅱ、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种类及分布种类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DNA组成基本单位含有的碱基存在的场所含氮碱基、磷酸、脱A(腺嘌呤)、G(鸟嘌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氧核糖呤)、C(胞嘧啶)、T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胸腺嘧啶)量存在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核糖核酸RNA含氮碱基、磷酸、核A(腺嘌呤)、G(鸟嘌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糖呤)、C(胞嘧啶)、U(尿嘧啶)
4、功能:核酸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Ⅲ、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1、元素组成:只有C、H、O
2、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四大能源: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根本能源:太阳能
Ⅳ、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脂质分类脂肪元素C、H、O常见种类/功能
①主要储能物质
②保温
③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磷脂固醇C、H、O(N、P)/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有利于Ca、P的吸收
Ⅴ、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多糖、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2、生物大分子是由多个基本单位(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构成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种类试剂还原糖斐林试剂颜色反应注意事项砖红色沉淀
1、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2、需水浴加热
3、选用实验材料应颜色较浅或白色脂肪蛋白质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试剂橘黄色红色紫色可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也可将组织样液染色先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A,混合均匀后在加入双缩脲B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
(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态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含量高)生理功能:
①良好的溶剂,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都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生理功能: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中的含量过低会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二、细胞的结构
Ⅰ、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罗伯特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又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2、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 ……此处隐藏3477个字……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清晰、明亮,知道看清细胞物象为止。仔细观察,找到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的细胞。
五、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Ⅰ、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特点:分化是一中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3、原因: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现的结果
4、意义: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Ⅱ、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动物克隆(多利的诞生)
注: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基础(原因):细胞中具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
Ⅲ、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是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细胞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单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细胞衰老;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个体衰老
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恶性肿瘤的防治
1、癌细胞的特征:
①能够无限增殖;
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③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彼此之间的粘着性较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2、致癌因素与癌症的预防: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
①物理致癌因子;
②化学致癌因子;
③病毒致癌因子
3、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方式:切除、放疗、化疗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三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6、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此实验还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
10、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能自我复制
③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②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 篇四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一生物知识点的总结精彩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