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关于修建教堂的感谢信(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04 07:11:59
关于修建教堂的感谢信(精选多篇)(全文共7395字)

主内的弟兄姊妹大家好:

主赐平安!

感谢天主让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2014年,历经我们堂弟兄姊妹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完成了圣堂的基本建设,在这里,由衷的感谢各位的祈祷和修建圣堂的过程中所给与的鼓励,在精神上和金钱上各位都给与了我们莫大的帮助。由于你们的慷慨奉献,为我们堂区添瓦加砖我们走到了今天!

在这里真诚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祈祷,谢谢你们的奉献,谢谢你们的参与,谢谢你们给与各方面的帮助,这里我只能祈求那爱们的天主在天堂上赐与我们丰富的恩膏,灌溉我们每一位的心灵,赐予我们无尚的力量,眷顾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家庭幸福、平安、喜乐。

慈爱的主啊!谢谢你陪伴我们共同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谢谢你的慈爱帮助,也谢谢你派遣了那么的天使帮助我们!主啊!谢谢你!真的谢谢你!愿你的名在我们堂区受到显扬、光荣、赞美!

第二篇:临沂天主教堂的修建

临沂天主教堂的修建

天主教与东正教、基督新教统称基督教。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玛窦,发现在中国文化里“高莫高于天,尊莫尊于主”,于是把拉丁文“deus”译为天主。教堂是祈祷敬天之所,因此在我国称为“天主教堂”。

天主教由德国圣言会韩治泰代主教于1892年从沂水王庄传入沂州府。德国神父来临沂后,为了让福音扎根临沂,以爱心为信仰作见证,首先买地建房并开设慈善机构,为了救死扶伤特设西医门诊(据悉:1895年,韩教主、福若瑟神父在蒙阴井旺庄天主堂内设西医门诊。这是西医首次传入临沂)。1895年,白明德调来沂州府(今临沂兰山区)传教。

1903年,荷兰籍诺广训神父来临沂筹建房屋及教堂,1905年建成主教府楼房,1907年诺神父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旧教堂处修建“仁慈堂”, 后迁至天主堂西南角(西鸡市巷路西),又迁至天主堂西,院长为康修女。“仁慈堂”前后共收养200多个女婴,经费全靠国外慈善团体救济,由姑娘和女学员管理。婴孩长大后就成家立业。

1913年,诺神父由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教友捐助,在临沂城建成了一座古罗马式大教堂。教堂坐北朝南,气势宏伟壮观。教堂内部为拱形圆顶,雕花柱头,造型古朴典雅。外部建有高低5个尖塔,正面中间为钟楼,内设3个铜钟(按照音乐里音阶唱名“345”音特别制作,5音叫作圣母钟,用于平时聚会;4音是基督教苦难钟,用于为新亡者的礼仪活动;3音若瑟钟,一般不单独敲。礼拜天敲两个,大节日敲三个,钟声悦耳动听,传音甚远)。

钟楼上的十字架高耸入云,天主教堂是当时临沂城最高的建筑物。教堂正面三门,并附有5块石碑,碑文“天主堂”、“万有真源”、“掌管天地”、“真主圣殿”、“普照恩光”,是由清朝末年号称中国第三的书法家王思衍所写。“上天之门,敬畏之区”由夏云章书写。中间拉丁缩写字母“rtdg”意思是“愈显主荣”。

大堂后面西边为主教小堂,东边是更衣室。大堂共有雕花彩色玻璃窗18个,正门内上面为大型管风琴(山东四大管风琴之一,木质结构,“文革”时期被毁坏)。教堂宽17米,长43.2米,高30多米,整体面积为854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

1913年,神父在北门里路东成立了“若翰小修道院”(1939年迁址主教府座堂东侧小教堂),由一名神父管理。这里只收信教的男学生,学期6年。学科分教会课程和社会课程。教会课程:圣经、拉丁文、教理、礼仪等列为重点学科。社会课程: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由8名神父讲学,院规要求上课前要祈祷,中午放学要集体到教堂祈祷,1940年改成“若翰小学”。

除教室内挂着圣像外,只有每学期开学典礼时到教堂内举行教会仪式,其他仪式皆废除,1942年对外招生。此校实为培养教会接班人的场所,1946年10月停办。

1913年,天主堂建设工程竣工后,诺广训神父回荷兰,周泰神父(德籍)调来临沂。他在天主堂成立了一所育婴堂,常年招收弃婴。后来周神父被调到沂水王庄。于1925年夏天在临沂病故。1917年培渥兰神父(德籍)调来临沂。1920年窦思德(德籍)调来临沂出任本堂教父。1928年窦神父在北门里开办诊所,由石修女(德籍)坐珍看病,关修女和刘修女帮珍。

当时,临沂本堂下设分堂18处,全县教友约5000人。城里有会长2人,先生10人,修女47人,守贞姑娘56人,教友400人。1927年,德国的赫、戴、唐、于、季、布恩普神父调来临沂。后来,陆续调来临沂的神父有杭神父、彭神父、葛来绥神父、邵神父、安神父、宫神父、方宾来主教(德籍,原名保禄,1933年由从事汽修专业的季修士骑摩托车带着他来临沂,这是临沂摩托车历史的开始)、香神父、萧神父、辛神父、钟盘石神父、王世光神父、赵继明神父、梁耀汉神父、钟伟杰神父(山东莒县人,1942年晋铎,1944年在莒县小朱家村被土匪袭击,子弹从胸穿过后背,后送到青岛疗养得以康复。1948年加入圣言

会并被派往菲律宾留学,1951年回国暂住上海,以后返回教区)。在临沂服务的神父还有德天恩、吴博理、梅德林、徐德励、关德美、庞立正等。

1937年,临沂教区从青岛教区分出而正式成立,主教座堂设在临沂城。万宾来神父被祝圣为临沂教区第一任正权主教,主持教区事务。教区管辖范围包括临沂市现属9县3区,以及原属临沂地区的日照、莒县、沂源3县。当时全教区中外籍神父68位、修士4位、修女47位、修生59位、2万多名教友。

1937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侵华战争。日军飞机在临沂城狂轰滥炸。当时,城里最高建筑物是天主教堂,老百姓挤进教堂避难。突然一架敌机呼啸而过,一枚炸弹炸中教堂,终身守贞的尤姑娘倒在了血泊里,鲜血溅红了石柱。1938年4月21日,日军强占临沂城,实行挨家挨户大屠杀,4500多人惨遭杀害。于是,临沂教堂成了老百姓的避难所。

据老人回(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忆说:“当时天主教堂到处是人,挤得水泄不通。日军堵住教堂大门,对堂内的妇女欲行不轨,赫神父(德籍)挤出人群来到堂门口,不容分说,给了一日本兵一个耳光,并气愤地喝退了他们。日军不敢对德国神父怎么样,从而保全了老百姓的性命。

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宝贵的。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为了救护无辜军民,临沂教堂的主教、神父可谓费尽心血。1939年9月,万宾来主教突然接到沂水王庄周泰本堂神父派人送来的一封信:“部分抗日官兵伤病员被日军围困在王庄天主教堂教会医院,请求主教与日本驻青岛领事馆交涉,为中国伤病员解围。”接到来信,万主教去了青岛,经过与日本人交涉,终于保住了伤病员的性命。

天主教堂开办的医院诊所,为老百姓治病,救死扶伤。数以千计的八路军伤员在天主教守贞姑娘孙兰修的医治护理下得以康复,重返前线。后来由于战争日趋残酷,教会医院有的被迫关闭,有的毁于战火。

1941年,万宾来主教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创办了“神爱传教 ……此处隐藏2413个字……字,希腊十字为等臂十字)教堂设计四角有相似而较小的十字形空间。教堂外侧是四个方塔,四个外立面相同,鼓座有一圈柱廊,同穹顶连接在一起。 伯拉孟特设计的方案及其宏伟壮丽,但祭坛在什么位置?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的位置在哪里?唱诗班的位置在哪里?四角的空间怎么利用?这些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伯拉孟特的设计只不过是在建造一座时代的纪念碑。

3) 拉斐尔的方案

教皇尤利亚二世和设计师伯拉孟特相继去世后,新任教皇利奥十世任命拉斐尔为工程的主持人并且领其修改伯拉孟特的设计,要求新教堂必须利用旧拉丁十字教堂的全部地段,尽可能多的容纳信徒。(注: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建筑师。他与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拉斐尔是驯从的宫廷供奉,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名红衣主教。他抛弃了伯拉孟特设计中集中式的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平面,并在教堂西侧添加了长度超过120米的巴西利卡。(注:巴西利卡是一种源自古罗马的长方形大厅式公共建筑),突出了西立面的重要性。

4) 反复修改

在宗教改革运动和西班牙侵略的战火中,圣彼得大教堂工程停工20年,1534年,新任设计师怕鲁奇希望将教堂恢复到集中式式样但没有成功。1536年,小桑加洛迫于教会压力重新维持拉丁十字设计。但他巧妙的使东部更接近伯拉孟特的方案,在西部以一个较小的 巴西利卡代替了拉斐尔设计的巴西利卡。小桑加洛在西立面两侧设计了一对钟塔,很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5) 米开朗基罗的设计方案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教堂工程。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代表,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加强了支撑,简化了四角的布置。建成后的圣彼得大教堂拥有宏伟的穹顶,这个穹顶的意义在于,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球面穹顶,而不是像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那样由几部分瓣形穹顶拼接而成的。

四、损害

16世纪中叶,以重新燃起的中世纪信仰为目的的天主教特伦特宗教会议规定,天主教堂必须是拉丁十字式的。圣彼得大教堂又一次进行了修改。建筑整体形被大大破坏。圣彼得大教堂的损坏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希腊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大教堂先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从左到右长长的走廊的拱顶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个黄褐色的顶面布满立体花纹和图案。 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

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境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伯拉孟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

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琪罗24 岁时雕塑作品。圣母

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

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中央的大回屋顶是由米开朗境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

把原来简易圣彼得教堂推倒,在原地建起了数倍于原规模的大教堂。在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圣彼得大教堂又经历了多次扩建和重建,有趣的是,每经历一次大的扩建或重建,它的风格都会经历一次变异,君士坦丁第一次修建的教堂是希腊神庙式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古罗马式,其平面的十字结构也从希腊式改为拉丁式(横短纵长),但不管风格和结构如何变化,它的中心位置始终不变,彼得的墓一直处于十字的中心。

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圣彼得大教堂早已没有君士坦丁时期的影子了,在朱里奥二世教皇时期,它被完全推倒进行重建,工程从1506年开始到1626年才得以最后完工。这一工程凝聚了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众多顶级建筑大师的智慧。

圣彼得大教堂不愧为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建筑艺术瑰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名师伯拉孟特设计,由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主持工程,修建这座大教堂用了120年的时间,许多艺术家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圣彼得大教堂的整个建筑不仅设计对称,而且气势磅礴

第五篇:教堂婚礼

本人不喜欢婚庆典礼看了几个朋友感觉都是一个套路所以选择了教堂对比了小南和大北两个(外观加网上评论)故定了小南教堂。

下面我把我问来的东西写下来希望对姐妹们有用

时间共计30分钟上下午均可周日是教会时间(8:30-10:30不可以的)所以我定的是10:30这样会比较清静

目前价格是2800包括:拱门罗马亭 花柱 红地毯 唱诗班 主持人 证婚神父 维护人员

100417观礼后更新

婚礼仪式开始时新娘在其父亲的陪伴下,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的歌声,徐徐走向新郎,新郎面向岳父深鞠躬。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予新郎手中。新郎.新娘走向祭台前站立。(新娘新郎也可以同时步入教堂)全体起立

婚礼贺词(全体请坐)

神父主持婚礼仪式

1.神父代表教会致欢迎词

2.圣道礼

读经员读经

神父宣读福音(全体起立)

唱经班 爱的真谛

3.证婚典礼(全体请坐)

询问礼

新人许诺

交换信物(戒指)

唱经班 朋友我永远祝福你

4.祝福礼:神父隆重祝福新郎新娘。

5.拜谢礼(神父赠送礼品)

6.成式:(新娘新郎先步出教堂)

唱经班随后,最后是来宾两侧离开教堂

默认推荐其他精彩文章:

教堂赞歌

教堂婚礼

教堂婚礼

教堂婚礼---美丽的西直门教堂

教堂婚礼主持词

《关于修建教堂的感谢信(精选多篇)(全文共739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