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多篇)

时间:2025-07-01 07:10:50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多篇)(全文共17636字)

[前言]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篇一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秀颀(qí) 谩骂( màn ) 恹恹欲睡( yān )

B、涸辙 (hé) 诓骗(kuāng) 坦荡如砥( shì )

C、狡黠(xiá) 校订( xiào) 惴惴不安(zhuì)

D、希冀(jì ) 阔绰( chuò) 锲而不舍( q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玄虚 挑剔 彬彬有礼 浮想联篇

B、绰号 荒诞 不屑置辨 不可思议

C、皲裂 熟稔 眼花瞭乱 未雨绸缪

D、淅沥 无稽 死心塌地 战战兢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每个朝代都不乏为民请命的人。

B、一提到新化城区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杨就夸夸其谈,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C、暴雨不停,资江河水暴涨,村民们惴惴不安地守候在河堤上。

D、我们做事时不要揠苗助长,否则,会吃大亏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作文比赛,使同学们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夏日的大熊山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 为“苏东坡”。

B、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通过描 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囚绿记》中作者借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

D、《草莓》的作者是苏联的伊瓦什凯维奇,文章通过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反问)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 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拟人)

C、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 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排比)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 画。(比喻)

7、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书写2分,共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 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

(4)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来赞美人 们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红烛品格。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

是: , 。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士坐在爱迪生身边喋喋不休,询问一个问题后,她无比惊奇地说:“先生,这个事令人惊叹,你居然发明了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爱迪生说:“其实,会说话的机器是上帝早就用亚当的肋骨在伊甸园里制造出来的,我发明的只是一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关掉的说话机器而已。”

答:爱迪生的言外之意是:

9、按要求作答(6分)

2016年9月15日、10月17日,我国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相继成功发射;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航天知识,学校团委拟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以“我爱航天”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3分)

答:

(2)写短信,贺成功。请你任选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一名航天员为他发一条手机短信,表示祝贺。(3分)

答:

二、阅读

(一)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河伯/始旋其面目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以为/莫己若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介词,在) B、我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学识) D、百川灌河(这里指黄河)

1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一句写黄河泛滥,“百川灌河”极言黄河之雄壮。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情 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C、选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D、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 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6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14、庄子这篇寓言给你哪些启示?(5分)

答:

( 二)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5、“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词句表现了作者 ……此处隐藏15904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段依次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2.读完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在浮躁的社会里坚持读书?请举例谈谈。(不得抄录文章原句)(4分)

四、作文(55分)

请从(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④不得抄袭。

(1)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

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共 30 分)

1、A 2.D 3.C(“重蹈覆辙”是指犯原来的错误再次失败,这里不符合语境。)

4、。 D 5.B

6、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音观赏。(4分)

7、(1)①关爱他人,具有博大的爱心。

②刻苦勤奋,坚韧顽强。③勇敢无畏,危难中助人。

(2)栏目一:示例:誉满渝州(3分)

栏目二:力量源泉(奋斗英姿)(4分)

(3)示例:我认为能。虽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但是我可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我的爱心,用善良的情怀为重庆添彩。(言之成理即可)(4分)

二、(共 25分)

(一)(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8、(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零落成泥碾作尘

(6)叶底黄鹂一两声。(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二)(15分)

9、(1)通“悦”,高兴、愉快 (2)扩充 (3)屈服 (4)道歉

10、(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2分,重点考查“虽”“易”“岂”“直”等词语的理解。)

(2)平民(老百姓)发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重点考查“布衣”“免冠”“徒跣”“抢地”等词语的理解。)

11、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表示要效法。(2分)最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1分)(意近即可)

12、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等。

三、(共40分)

(一)13. ①呵护 ②不懈 ③惊叹(3分,每空1分)

14、①“我”与母亲对待水仙的态度、言行形成对比。 ②“我”对水仙前后不同的认识、理解形成对比。 ③春天时节打蔫的水仙与窗台上其它郁郁葱葱的盆花形成对比。 ④水仙春天时节打蔫与最终绽放出美丽之花形成对比。 ⑤水仙最终开出美丽之花与“我”所料结果形成对比。 ⑥“我”的养护和母亲呵护所致水仙不同命运形成对比。(4分。答出两条,每条2分,言之有理即可。)

15、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水仙花出人意料地绽放及其超凡脱俗之美,写出了水仙花任意、任性的特点,表现了它要展现自我价值的姿态和愿望,同时表达出“我”的惊叹赞美之情。(2分)

16、①表明时间之长久。 ②表现主人之执著。 ③表明水仙花得以绽放来之不易。 ④反映了水仙在母亲呵护下的不懈努力。(4分。答出两条,言之有理即可。)

17、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动” 这一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就因缺乏这“三少三多”而导致爱心的缺失。 ②“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让生命极致绽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这一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只有珍惜生命中“所有的好”,才能让自己内心更阳光,精神更健康,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③“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读到此句,我不由得想到,在家有细心照料的父母,在校有精心培育的老师,他们时刻呵护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永远感谢他们。(5分。抓其它观点也可,原句长短不限。引出观点2分,阐明理由3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18.(4分)书非自律不能读。

19、(4分)列举常见的读书现象,(1分)引出论题——自律;(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1分)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书非自律不能读”。(1分)

20、(4分)要有可行的读书计划,而且应当严格执行,纵使有所变通,也要通过时间碎片的拼接,及时给既定计划打上“补丁”。(2分)自律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其他方面的自律,也不能保证读书的自律。(2分)

21、(4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列举“我”的一位好友,无论多忙多累,每天晚上都要坚持读一段《资治通鉴》,并简要记录心得的故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律在读书中的作用,进一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答对其中两种得1分,举例1分,作用2分)

22、(4分)读书时必须要有自律的精神;读书要有计划并严格执行;学会利用和管理时间;保持内心的宁静,戒除浮躁之气。比如:读经典,就要有计划,不受他人干扰,挤时间一点一点去读、去领会。

四、作文(55 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多篇)范文。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多篇)(全文共1763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