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多篇

时间:2025-07-04 07:10:59
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多篇(全文共16563字)

[导语]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1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毛泽东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曾经对人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孙志升《大雨落幽燕》)。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姜女庙还能见到北齐长城的遗迹。

到了宋代,秦皇岛没有划入北宋的版图,属于辽金管辖。辽代在今山海关设置了迁民县。而卢龙县的经幢,就是金大定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秦皇岛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1381年(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主持修建了界岭、永平、山海32关。徐达以一个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在辽西走廊西端山海交汇处,“因险制塞”,修建了山海关关城。从此,山海关成了明代扼守边塞、经略蓟辽的雄关重镇。1567年(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边防废弛、京师几度危急的情势下就任蓟镇总兵,十六年间,练兵练将,加固边墙,修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之上空心敌台1017座,重整蓟门边垣二千余里,在京师大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保证了此后几十年的边境安全。戚继光在山海关老龙头修建了入海石城七丈,在这里,他曾写出“曾经泽国惊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的诗句,吟诵了当时的和平景象。

到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各部,建都盛京以后,对大明政权连续发动攻势,山海关成为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成为清政权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必夺之城。山海关,系天下安危于一垣,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明王朝倾全国之力,屡派名将重臣镇守。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都曾以兵部尚书的身份,驻守山海关,督师蓟辽。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突变、一波三折的一年。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王朝一朝覆灭。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投降多尔衮,开关迎清兵,李自成兵败石河西岸,清王朝从此入主中原。公元164 ……此处隐藏12906个字……多华里的大缺口,我主力部队向着缺口方向于24日趁着月色撤出了狼牙山,当时留下的是七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凌晨,5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由日本指挥官高见和汉奸赵玉昆带领,对狼牙山发起了正面进攻,我七连战士凭借狼牙山的有力地形制造了漫山都是八路军的假象,时近中午,七连伤亡非常惨重,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二班和机枪班的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了。

フ馐绷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对指导员蔡展鹏请战,要求留下来作掩护任务,当时六班只剩下五名战士,指导员给他们补充了一些枪支弹药并交代边撤边打,于是七连在六班五位同志的掩护下,沿着棋盘坨撤出了狼牙山,去追赶大部队。这时山下就只剩下了我们五位勇士了,他们为了使敌人摸不清主力部队撤走的方向,就故意暴露自己,把敌人引向相反的方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到了下午三、四点,子弹用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山峰上石头是有限的,黄昏时,石头也用光了,就只剩下了班长马宝玉手中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同志们都深深明白,这颗手榴弹是留给自己的,就都不由自主的靠紧了班长,说:“班长拉吧!”但是看着还在疯狂进攻的敌人,班长果断的把最后一颗手榴弹也甩向了敌群。他们把枪摔坏,丢下深谷,决定宁可跳崖也不投降,班长马宝玉来到山崖前,高喊口号,第一个纵身跳下了万丈深渊,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表现了他对党的忠诚,接着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也高喊口号,纷纷跳下大峡谷,此时气壮山河的口号激荡在群山峡谷间,让山川呜咽,让百鸟哀鸣。当爬上山顶的日伪军,看到了和他们血战一天的却只有五位八路军,他们完全被中华壮士的精神所折服了,竟整齐的站成一排,面向五勇士跳崖处深深的行了军礼。这就是五勇士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

テ涫翟诘笔保五勇士完全有生的希望,第一,他们可以尾随大部队边打边撤;第二,这连绵的群山也为他们提供了可藏身之地。五勇士的精神高贵之处就在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的选择了牺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所以说五勇士的英名将永垂中华史册,五勇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历史,振兴中华。(五勇士跳崖,有两位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这是他们伤好归队后留下一张真实的合影)。

ノ了让游人一进馆就可以见到五勇士中央跳崖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所以就进行了这个群雕创作,他们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站位,因为牺牲的这三位烈士都比较年轻,没有留下任何的实地照片。

ハ旅娌喂圩詈笠桓稣故摇

フ飧稣故抑饕展现了五勇士血战狼牙山之后,各级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以及60多年来,人民群众学习英雄、纪念英雄的概况。

ザ杂诘蹦晡逵率刻崖的壮举,聂荣臻司令员,杨成武司令员非常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聂荣臻司令员及时报告军区总部,在1941年10月18日,军区政治部就颁发了训令,它号召全军学习五勇士精神,并授予葛振林、宋学义“模范青年”的光荣称号。在当时,五勇士的精神迅速传遍了抗日根据地。这张图片是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在给宋学义佩带奖章。事隔41年之后,也就是在1982年,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亲自接见了葛振林同志。

ノ颐侵饕看一下五勇士生平简介:

ヂ肀τ(乳名润堡子),男,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壶流河北岸陈家洼乡下元皂村一户农民家里。1937年10月参军,被编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1939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被任命为七连六班班长。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为了掩护部队、群众安全撤退,率全班4人跳下万丈深渊,壮烈牺牲,时年21岁。

ズ福才(又名胡小秃),男,1913年出生于河北容城县平王乡郭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分配到七连六班,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ズ德林(又名安小尚),男,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容城县平王乡郭村,生父姓胡,后随母改嫁到本县李朗村,随继父姓,与胡福才同村,并为叔侄关系。1938年参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同日寇进行殊死搏战,与战友一起跳崖,壮烈牺牲,时年24岁。

ジ鹫窳郑男,1917年8月出生,河北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才幸免于难。伤复归队后被保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深造,毕业后回部队任排长。全国解放后随军南下,在中南地区参加荆江分洪建设。曾担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省军区警卫营长等职,1955年被国防部授予少校军衔,1982年离休,享受正师级待遇。

宋学义,男,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1939年参军,1941年狼牙山战斗中,跳崖后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伤好归队后被保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深造,回到部队后担任副连长。因腰部受过重伤,转入易县担任县大队长。1944年被安置到易县北管头村担任农会主席。1947年6月才回到河南省老家。他的英雄事迹到1952年才正式公开。1953年河南省为他召开了庆功挂牌大会。回到老家后,一直担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群众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在中被打成“走资派”、“假英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因积劳成疾,于1971年7月26日与世长辞,终年53岁。197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宋学义同志“革命烈士”光荣称号,遗体安葬于沁阳县烈士陵园。

フ庖幻媸抢弦槐哺锩家为五勇士壮举的题词。

フ庹磐计展出的是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第三次建塔剪彩时,葛老在狼牙山与青少年代表合影。

フ庹耪掌是杨成武将军及夫人赵志珍重返狼牙山纪念英雄时留下的。

ノ逵率康木神在抗日战争史乃至今天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永远纪念五勇士,教育后人,从1942年起,就开始了对狼牙山的建设。1942年1月,党和边区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塔”,巍然屹立的三烈士塔引起了日寇极大的恐慌和仇视。在1943年9月的大扫荡中,日寇架起了山炮将此塔击毁,敌人的炮火只能击毁有形的建筑,却不能摧跨人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9年第二次修建纪念塔。为了把两名幸存者也包括进去,此塔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但是,由于保护不善,在中又遭到了破坏。现在山上的这座塔是1986年建成的,上面有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塔名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グ敫龆嗍兰鸵岳矗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们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纪念塔,凭吊先烈英灵,狼牙山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几年来,经过当地政府和人民不懈的努力,在狼牙山周围又栽植了3万多亩各类果树和生态林,使狼牙山景区成为一个“红绿”兼容的景区。不知您是否感受到了我们此次之行目的:即:登狼牙山,走英雄路,受红色教育,赏绿色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尝绿色果品,享田园乐趣。如果您感受到了,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还没有感受到,那说明我们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真诚的希望您带走我们的祝福和美好的回忆,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期待着我们再次重逢,朋友,再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多篇范文。

《河北旅游景点导游词多篇(全文共1656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