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时间:2025-05-07 07:11:54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全文共676字)

《邓小平时代》是我近年来读过的难得的几本好书之一。作者是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大量的访谈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邓小平进行了客观的叙述,对了解邓小平主政时的中国历史非常有帮助!

本书对邓小平的生平并没有用相同的笔墨进行平铺直叙,而是对建国前的时期进行了快速的介绍,并着重墨书写了建国后到卸任的这段时间里。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本书并不是一本人物传记,更像是对一段历史的娓娓道来。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邓小平对科技和教育的执著。邓小平接手后的中国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与建国前后没有太大的进步。邓小平深知科技对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的重要性,尤其在他出访法国、日本和美国之后更加深了这种认识。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邓小平跨时代的提出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如在日本访问后回国仿照日本的钢厂建立了上海宝山钢铁厂,一年钢铁的产量比之前全中国的产量还翻了几番。其次,积极的送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邓小平为何要把优秀的人才送出国,担心他们拿着国家的钱学成后不回国了怎么办?但邓小平并不担心,他认为年轻人总会回来报效祖国的。再次,恢复高考,提高国内的教育水平。邓小平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从恢复高考的时间进程上就能可见一斑。1977年上半年邓小平问教育部长,最快什么时候能恢复高考?教育部长回答是最快需要一年,但邓小平觉得自己等不了那么长时间,遂敦促教育部加班加点在当年就恢复了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邓小平特别重视保障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先后恢复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的正常工作,对大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也进行了恢复。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全文共6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