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去年树教学设计去年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感悟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走进课文
1、检查课文读正确,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读正确
4、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板块一: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时的留恋及它们对明年相见的渴望和期待。)
教师:鸟儿为什么要寻找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谁来读1──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你了解了什么?还可以给他提点建议。
1.指名读1──5自然段
2.交流感受1___5自然段:
教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1)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必须”和句子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
(2)教师点拨引导:你抓住重点词“天天”感受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这是一种读书的好办法。除了了解到他们是好朋友,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分别时的心情呢?
(3)学生教师共同发表建议:
(4)、教师引读1──5自然段:
板块二: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的`心情变化。)
教师:鸟儿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飞走了。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鸟儿从遥远的南方风尘仆仆的飞回来,你想当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可是,鸟儿没有想到的事却发生了,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7──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3.默读课文7──15自然段,画出对话的部分。
教师过渡:面对事情的变故,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1)汇报鸟儿与树根的对话7──9
体会鸟儿在问树根时的着急、奇怪、惊讶
男女生对读去体会:
教师引导:当它问大门时,心情仅仅是着急吗?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2)汇报鸟儿与大门的对话10──12
体会鸟儿对朋友的牵挂及鸟儿此时担心的心情。[通过抓重点词语联
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谈感受运用不同的形式来朗读]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教师:鸟儿千里迢迢地来找好朋友树,可找到的却是树所化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面对灯火鸟儿是怎么做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
(1)放声朗读15──17自然段
(2)理解词语“睁大”“盯着”,创设情景说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
齐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教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盯着”灯火看是怎样看?灯火近在眼前,为什么要“睁大”眼睛看?灯火一目了然,为什么还要“盯着”灯火看?(多元感悟)
教师: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它此时在想什么?
(3)齐读15──17自然段
教师总结:“睁大”“盯着”多么平凡的词语啊!透过它,我们就能感受到鸟儿丰富的内心和波澜的情感,让我们齐读一起再来感受鸟儿对朋友的那份真情。
五、激发想象抒发感言:
教师配乐激情:灯火不是树,它只是找到了留有树的一丝气息的灯火,是用树作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啊!鸟儿纵有千言万语,又能说什么?又会对谁说呢?它深情地凝视着、默默地诉说着,这情景让人多么忧伤、多么感动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鸟儿说,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对鸟儿说的话。
1.书写感言
2.交流感言:
教师总结:从你们的感言里,我听出来了,很多同学被鸟儿对朋友的真诚友情感染了,被他们之间美好的约定感动了。谁读了不会被感动,不会难以忘怀呢!你们知道吗?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总在想:假如不发生意外,树依然在,鸟儿又飞回来时,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再来感受鸟儿与树那依依惜别的场面和美好的约定。读故事的开头1──6自然段:
六、再读开头,拓展续编
他们见面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呢?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发挥你的想象,也来创编一则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复习本课的词语。
二、听写:本课的生词。
三、演一演:分组表演。
四、语言实践:交流续编的童话故事。
五、欣赏歌曲《朋友》。
六、课外拓展阅读:
1.读《童话故事》。
2.读反映朋友情深的文章或信守承诺的文章。
篇2: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学习事件:课文解读之主题解读:平淡之中见真情
一、入课
一篇好文章,往往在平平淡淡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料,饱含着真挚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继续走进《去年的树》这篇课文里,去看看小鸟与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以及“平淡之中见真情”这个短语)
二、学习第一块:一对好朋友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撩话:
①这一段说了啥?(请尽量用自己的话说,不要重复课文)
②这一段的文字能够说平淡无奇,但哪些词语值得你关注?
③根据学生言说,引导学生及时在“好朋友”“天天唱”“天天听”下加上着重号。(老师板书)
3、读这一段话,请注意把打记号的几组词语咬出味道。
4、自由言说:
①从这些词组里,你发现了一些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②从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进行设想,你想到那些情景?(说话提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环境,小鸟在给树唱歌?)
……此处隐藏25083个字……行巩固,并交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
2精读课文,倾心对话
2.1树和鸟儿是好朋友(贴鸟儿图),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同学们放声地读读课文,很快地找出来,用笔画出来。
交流:(1)……是好朋友。(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设计意图:童话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文中更有3次出现“好朋友”这个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紧紧抓住“好朋友”这个词眼,帮学生理清故事情节脉络,奠定一个情感基调。)
2.2他们究竟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第一段),看看从哪个词语中能真正体会到他们是好朋友?
交流: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天天)说明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抓住“天天”这一词语,体会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感受他们的深厚友情,为他们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奠定基础。)
2.3师:多好的朋友呀!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在鸟儿和树分别时有一组对话,找出来,同桌之间读一读,体会体会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一生读对话。
师:听他的'读你体会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请1生找你的朋友读,采访小鸟:你愿意回来吗?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师:你加重了“一定”,老师听出了难舍难分,听出了鸟儿对树的承诺。同学们,你们能读出来吗?
师生分角色读分别时的对话。(老师读树的话,学生读鸟儿的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自由找朋友练读,师生读等形式读好鸟儿与树分别时的对话,体会小鸟与大树的承诺,为最终感悟信守诺言主题埋下伏笔。)
2.4师:一对好朋友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鸟儿满心欢喜,可是,他看到他的朋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问了谁?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说说?
师:鸟儿历尽艰辛、心急如焚地找,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用“――”画出来,自己再读读,体会小鸟的心情。
指名读三次询问的话。
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出示三句话:
引读:小鸟满以为自己能马上见到阔别已久的朋友,没想到却只是看到光秃秃的树根时,他是怎么问的?请生读。心情怎样?
小鸟跋山涉水,找到了工厂里的大门,他是怎么问的?请生读。心情怎样?
小鸟奋力飞向拥有火柴的小姑娘身旁,又是怎么问的?请生读。心情怎样?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这三句话,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你们心中的焦急,在对话里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习读。
指四人分角色读。生生互评,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树根――树的一部分,语气也应该有些伤心;门――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小女孩――稚气)
师:你们说得这么好的,我相信肯定能读得非常好,咱们大家来把这部分读一读好吗?
一组生读旁白,其他学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童话常常用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发展故事情节。教师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相关句子,在形式上分别采用自由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分角色读等,读的层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在读的内涵上,教师不断地引发学生思考鸟儿的内心情感,并不时地采用师生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越读越有感情。)
3引导想象,体会文意
3.1师: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历尽艰辛,飞越千山万水,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最深厚的友情,(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并伴有哀伤的音乐)终于,努力没有白费,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朋友相聚了,去年的树已成为了灯火,(师读最后3段),同学们假如你是鸟儿,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伤心、难过)
同学们快看,在这里,鸟儿看了几次?他是怎样看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自己读读。
第一次:鸟儿是怎样看的?(睁大眼睛,盯着)此时,你就是鸟儿,你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来了)
第二次:鸟儿又是怎样的看?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树唱歌,你就是鸟儿,你在想什么,想说什么?
师:这两个看字里,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让我们一起读这部分。
(设计意图:课文末尾是文意和情感的高潮,学习时让学生再次谈谈感受,体会两个“看”字,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
3.2师: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树已经不在了,但为什么鸟儿非要历尽艰辛,寻找去年的树,并且要为他唱去年的歌?(板书:信守诺言)
(设计理念:有了前面的铺垫,设计这样一个揭示文章主旨的问题,在学生理解起来是水到渠成。)
4拓展延伸,多元对话
4.1师:鸟儿飞走了,带着淡淡的感伤与哀怨飞走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上最珍贵的诚信,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肯定有许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鸟儿、树、伐木人、作者……,想对谁说就对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4.2学生写话并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了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5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课题,就是去年这棵枝繁叶茂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伤感和留恋,让我们无限怀念地读――
正是这棵去年的树,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关于诚信,关于环保,奉献、友情,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再来品读课题,却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升华理解。)
6推荐经典,永久对话
师:这就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情深意浓,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他不满30岁,就因病去世,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课后推荐同学们去阅读他的代表作品《白蝴蝶》《狐狸阿权》《小狐狸买手套》《蜗牛的悲哀》等书。
同学们,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宝库中摘取更多宝物,那里的美好情感会伴你终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经典的童话读物,积累文学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