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荷塘月色》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篇一一、知识与技能
1、理清作者的游踪,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作者不满当时现实,渴望自由的感情。
2、学习鉴赏抒情散文,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3、学习作者刻画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多方面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合作探究法,结合语言分析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当时知识分子的情感。
2、培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作者的游踪。
2、重点语句段落的讲解,修辞手法的学习,词语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通过文中的字眼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通感手法和叠词的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荷花,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古典诗词曲中经常使用的意象。我们知道有个人最喜欢荷花了,他称赞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就是周敦颐老先生。写荷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大家想想看都有哪些啊?
(ppt展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北宋。 李清照《一剪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写荷花的,不过就不是古诗词,而是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作者是朱自清先生。
(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先生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我们在初中时就学过他的《背影》。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
(ppt出示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 ww www. w. 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二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朱自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朱自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朱自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朱自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朱自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朱自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朱自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朱自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朱自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朱自清的行踪,请看朱自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朱自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朱自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朱自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朱自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朱自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朱自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朱自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朱 ……此处隐藏16099个字……sp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nbs
[1] [2] 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七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四、品读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八活动背景:在夏天这个充满浪漫的季节里,花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事物。夏天的荷花,婀娜多姿,冰清玉洁,别具特色。荷塘月色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意境。我想给孩子创造这样一个充满浪漫和美妙的境界,荷塘、月色。毛笔作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难度较大,运笔、握笔都成难题。忽略这些,只是简单地表现荷花、荷叶,让画面充实、优美,领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结构和色彩合成,体验创作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毛笔画荷花、荷叶,表现自己的“荷塘月色”。
2、尝试合作布局画面,运用简单的色彩表现丰富的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颜料、毛笔、画好底色的铅画纸、荷花图片(课件)及实物若干、作画过程幻灯,抹布、背
景音乐《春江花月夜》,美工服、月亮教具、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引起兴趣
1、进入活动室,欣赏场地上布置的荷花池,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夏天到了,花儿都收缩了自己的花瓣,怕被太阳晒黑了。荷花池里却绽放了无数艳丽的花朵。荷花不怕太阳,越开越大,粉粉的,映衬在碧绿的荷叶上更是美丽。瞧,摄影师把这些美景都拍下来了。”(欣赏荷花课件)。
二、操作演示
1、我们没有照相机,可是我们有画笔,你会用什么颜色把荷花画出来呢?(幼儿讲述)
2、看看我们今天作画的工具吧:铅画纸、毛笔、颜料(展示工具)
3、要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教师示范)
重点:毛笔蘸粉色,平按,表现花瓣,一片片花瓣组合,画出荷花。换细笔,蘸绿色画茎;大毛笔蘸绿色画荷叶,荷叶要画大些。
三、引发幼儿操作
荷花池开了很多的荷花,小朋友来不及画了,那么就要找好朋友一起,团结合作,一起完成。有的小朋友画荷花、有的画荷叶。完成图画后,可以请客人老师来欣赏一下作品,看看我们的“荷塘月色”还缺少些什么,再把它画的更美些。
四、幼儿操作
1、分组,分工。合作进行。
2、注意画面的布局,要充实些。
重点:荷花的下笔要明快,几笔完成一朵荷花。
五、展示作品
1、邀请客人老师欣赏作品,并补充完善。
2、布置作品在背景帘上,播放背景音乐,互相欣赏。“好美的荷塘,连月亮也陶醉了”(出示月亮教具)
活动反思:“荷塘月色”一开始,我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浪漫和美妙的真实境界:荷塘、月色。在布置的场地上有绿绿的背景窗帘,铺上大片大片的荷叶,衬托娇嫩的荷花,一片荷花池俨然就在身边,带孩子进入的一刹那,传来的就是一片惊叹和欣喜。孩子深深陶醉了,她们亲密的接触着美丽的“荷塘”,依依不舍,对于的活动的开展更是津津乐道。孩子是在美好的境界中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荷塘月色之美。按笔、勾画都是有神无形,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片荷花池的景色,合作、分享这美好的画面,是最后的高潮。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荷塘月色》教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