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

时间:2025-07-16 07:10:47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全文共5935字)

编辑: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感情朗读,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 ww www. w. 入

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教师小结,交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海边踏浪的快乐。

2、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3、那大海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哪些快乐?今天继续学习下面饿内容。

二、学习课文的二——四自然段。

1、自由读2、3、4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想一想,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

2、小组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内容。

3、全班交流。

(a)堆城堡:在沙滩上,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快乐的呢?

指导朗读。

他们除了堆城堡,还堆了什么?

(b)拾贝壳。渴望了解大海的孩子们还想到什么呢?

4、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整体回归。

1、齐读课文。

2、学完了课文,你知道大海个孩子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3、师总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大海也带给了孩子们许多的神秘,孩子们徜徉其中是那样的幸福。

四、小练笔。试着有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写句子。

板书设计:

小孩与大海

踏浪

堆城堡

乐趣

拾贝壳

看船出航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上册优秀教案 篇二

《给家乡孩子的信》

1.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巴金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

(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4.巴金在心中怎样评价自己的饿一生的,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为什么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读巴金说的第二句话,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让生命开花结果”和“实现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句话就是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小结。

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要为社会添更多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6、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巴金由于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

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由于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三、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用亲切的语气朗读课文,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四、讲解信的格式

1.以上我们讲的是信的正文。书信的饿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这封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 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此处隐藏1189个字……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俺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交流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写字指导。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

(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交流。

(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七颗钻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五)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六)布置作业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范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全文共593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